北京与上海的发展模式区别

知乎问答:北京与上海的发展模式有哪些不同?

最近看到一篇比较有意思的研究1,来补充一下答案。

经济圈内部的中心增长极对外围地区可能存在两种影响:一种是空吸效应,一种是反哺效应。前者是指中心城市吸空外围地区的资源,其自身发展会抑制周边地区的发展;后者是指中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外溢等效应能促进中心与外围地区的共同增长。

大家已经注意到了北京和上海对周边地区影响的差异: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很好,收入差距较小;而北京周边却存在着环京贫困带,有高达270多万的贫困人口。但是对于这种差距之前还没有较为深入的分析,这篇文章做了比较严谨的研究。在这里,环京经济圈包括北京辐射范围内的53个区县,环沪经济圈包括上海辐射范围内的88个区县。后文中提到的天津、河北、江苏和浙江四省市的数据均为两个环中心经济圈范围内各区县数据之和。

经济圈内各省市GDP所占份额

经济圈人均GDP

从图1可以看出,从1997年到2005年,环京经济圈经济格局的变动较为剧烈,北京在环京经济圈中的份额从不到三分之一变为占有绝对优势。而与此同时,上海在环沪经济圈的份额虽然有增长,但整体格局相对比较稳定。 从图2来看,从1997年到2005年,北京的人均 GDP 增长了一倍,而河北只增长了16%,天津则出现了负增长。同时,上海、江苏和浙江分别增长了79%、45%和26%,基本呈现了共同增长的态势(如果从人均收入来看,江浙沪的收入差距应该更小)。

研究着接着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两个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做了检验,证实了上海的经济增长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具有一定的反哺作用,而北京的增长反而存在一定的空吸效应。当然,我认为「互惠」比「反哺」更能概括上海与江浙的经济互动关系。

鲁迅曾总结说:「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在资源配置上多依赖层级型的行政命令,更易使资源向中心集中,而江浙沪一带市场经济发育的早,更易于地区间的互惠和协调发展。

对于造成这两种发展模式的更深原因这篇文章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负二bomb chen的回答很有启发性。

  1. 朱虹, 徐琰超, 尹恒. 2012. “空吸抑或反哺:北京和上海的经济辐射模式比较.” 世界经济,(3): 1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