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最近这几年,除了春节的时候,最容易见到老同学的地方不是老家,而是帝魔妖三都。没办法,大家都爱往大城市里挤。
昨天去听牛津大学教授 Anthony Venables 关于经济地理学的讲演,他说英国有才干的年轻人也喜欢往伦敦挤。他在《经济地理学杂志》最新一期的文章里试图回答这个问题。1
我们假设经济中一共有两个城市,甲城和乙城,所有的工人平均分为高能力和低能力两种,他们在甲乙两城中选择一个地方工作和生活。高能力工人相互搭配的效益是最好的,高低搭配次之,低低搭配最差。效益越好,收入越高,因此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和高能力工人一起工作。另外,高高搭配与高低搭配的收入之差要大于高低搭配和低低搭配的收入之差,因而好的搭配对高能力工人而言更加重要。
假设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能力高低,但是无法直接观察到合作伙伴能力的高低,因此搭配是随机发生的。所以,自己和高能力工人搭配的概率取决于在哪个城市定居。一个城市的居民中高能力工人比例越大,那么在这个城市工作可能获得的收入就越高。
而选择在哪个城市定居还涉及到生活成本的问题。如果两个城市的生活成本一样,那选择哪个城市就无所谓了。如果甲城的生活成本比乙城要高,那么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只有在甲城工作的收入比在乙城工作的收入更高,而且高出的部分要大于甲城额外的生活成本,他才会选择在甲城生活。这种城市间生活成本的差别会导致生活成本高的城市把一部分低能力工人拒之门外。
一般来说,人口越多的城市,其生活成本越高。同时,高成本的城市有着更好的效益,这有两个原因:第一,甲城的居民中高能力工人的比例更高,而高能力的工人当然产生更好的效益;第二,任何人无论他能力高低,只要在甲城工作,他和高能力工人搭配的机会就更大,从而效益会更好。
在这些条件下,一个自选择(self-selection)机制将导致一个城市的生活成本、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互动:
-
最常见的情形是,甲城的额外生活成本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根据模型的推演,所有高能力工人和部分低能力工人选择在甲城定居,剩下的低能力工人在乙城定居;
-
如果甲城的额外生活成本超过高低搭配和低低搭配的收入之差,那么低能力的工人继续留在甲城将得不偿失,还不如搬到乙城,虽然低低搭配收入不高,但避免了甲城更高的生活成本;
-
如果甲城的额外生活成本进一步超过高高搭配和高低搭配的收入之差,那么即使高能力的工人也不愿留在甲城了,因为在乙城找一份高低搭配的工作更加划算,这时没有一个人会选择甲城;
-
如果甲城的额外生活成本低于这个范围的下限,那么自选择机制也不会发生作用,甲城的人口规模就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从而也导致没人在甲城定居。
在最常见的情形下,大城市里高昂的生活成本形成的自选择机制,使得优秀的年轻人愿意选择大城市工作和生活,因为虽然在这里成本很高,但收入更高。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在北上广扎堆的原因。当然,如果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超过了一定的程度,比方说房价贵得一辈子都买不起,每天耗上三个小时挤地铁,想买个车却摇不上号,孩子长大了不能参加高考什么的,那年轻人们就只好逃离北上广了。
-
Venables, Anthony J. 2011. “Productivity in Cities: Self-selection and Sorting.”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11(2): 241-251. ↩